
不论是网上的挂钟论坛,仍是暗里的表友集会,关于“欧米茄和劳力士这两个品牌哪个更好?”的争辩总是最为火爆的论题。表友们从品牌营销、机芯技能及打磨、外观规划、可靠性、走时准度、凌乱功用多寡、乃至逼格等视点来寻觅论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2018年夏天,Omega欧米茄的首席执行官Raynald Aeschlimann在承受欧洲之星采访时,被咨询到了一个问题“ 怎样样才能使欧米茄品牌站上作业老迈的方位呢”?
品牌掌舵人Raynald在给出答案的一起,还变相供认现在欧米茄在作业内部处于“第二”的方位。尽管他没有直说“榜首”详细是谁,但劳力士是全球出售总额最高的传统奢华挂钟品牌已是公认的现实。
那么,欧米茄与劳力士的距离在哪里?
答案在前史的长河里。

欧米茄厂房旧景
1848年,Louis Brandt开端手表拼装作业,欧米茄品牌最早能够追溯于此。其时的机芯遍及是小作坊式出产,零件尺度不通用,这导致批量出产和售后修理困难。1894年,Brandt的两个儿子开端运用“工业规划”流水线出产一款尺度为19令的怀表机芯,他们将机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件都依照非常准确的规范制造。这意味着一切部件都能够交换,使得机芯的拼装愈加便利和高效。这在其时是非常先进的制造方法。
由于19令机芯的成功,这一年Omega品牌正式创建。之所以取名叫Omega,正是由于这款机芯名为Omega。

劳力士厂房旧景
而劳力士的诞生晚了近半个世纪,品牌创始人Hans Wilsdorf在1905年于英国伦敦创建劳力士品牌的前身。其时他并没机芯出产才能,所以他找到瑞士的Aegler机芯厂寻求协作,这家工厂以出产小型的手表机芯而出名。1919年,Hans Wilsdorf搬到了瑞士日内瓦,并于第二年正式创建了劳力士公司(Montres Rolex S.A),也便是Rolex Geneva。1936年的时分,Hans Wilsdorf搞定了Aegler机芯厂,获得了其出产机芯的独家运用权,此刻Aegler机芯厂改名叫做“Manufacture des Montres Rolex S.A”,也便是Rolex Bienne。这机芯厂叫做“劳力士机芯厂”,实践并不归于劳力士公司一切。
尽管自产机芯并不是谈论一个品牌好坏的规范,但在那个手表仅仅日用品的时代,具有独立出产线的欧米茄无疑优势更大!
早在1889年,欧米茄就现已是瑞士最大的制品手表制造商,出产每年出产10万件手表,雇佣职工达600名。除了产值大,欧米茄的研制才能也非常强悍。

欧米茄30 陀飞轮机芯
1892年,欧米茄推出首款三问腕表。1893年,榜首枚带有“大日期”的手表在欧米茄诞生。20世纪40时代,欧米茄还一直在研讨无冲突擒纵组织,比方1941年的“Slipping”擒纵和1944年的“Shockless”擒纵。1930年法国制表品牌Lip制造出了首款陀飞轮腕表的原型,而在1947年,欧米茄为参与其时炽热的天文台竞赛,还做了12枚陀飞轮手表机芯。
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界中叶左右,大约举办了近100年的天文台挂钟竞赛。各大挂钟品牌纷繁拿出自家最好的产品调教后参赛,靠前的名次是自家时计优异的证明。而当年的材料乃纸质,加上地缘的原因,网上彻底没有体系的数据能够查询。
来自Observatory Chronometer Database (OCD)的博士ChristianMüller近水楼台,将纳沙泰尔天文台1945年到1967年间3356枚参赛机芯的详细材料悉数上传到了网站,并供给免费查询。咱们查询欧米茄和劳力士一起参与竞赛的年份,在一共6届竞赛中,欧米茄每届都比劳力士更优异。

1965年,鼎盛时期的欧米茄工厂
当然并不是说劳力士在前史上没有优异的著作,其也发明晰蚝式防水表壳、恒动上链机芯.....但不论从产值、研制才能、质量,欧米茄在适当长的一段时刻里边都比劳力士强许多,乃至能够说不在一个量级。
那劳力士怎样就“逆袭”成为榜首?
这就不得不说到改动世界挂钟格式的“石英危机”了。

Quartz Astron
1969年12月25日,世界首枚石英腕表“Quartz Astron”由日本挂钟品牌Seiko在东京推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杰出功能。均匀每月的差错在5秒以内,比其时任何其他腕表都要准确100倍以上,且能继续作业一整年,是大多数机械表的250倍。石英革新由此开端。
其时归纳实力最强的两个品牌是欧米茄和浪琴,它们在绵长的岁月了积累了许多的挂钟制造技能。不论是怀表、手表、计时码表,乃至是船钟和高精度丈量计时仪器都出产,乃至还时不时搞一些立异产品。可正是由于欧米茄和浪琴过于“万能”,导致产品线凌乱多,一旦遭受市场行情骤变,立刻就堕入了困局。
在最惨的时分,欧米茄和浪琴债台高筑,乃至现已预备卖给日本财团了。

海耶克Hayek
直到Swatch总裁海耶克Hayek的呈现,力挽了狂澜,他决议“培育欧米茄、下降浪琴”。之所以挑选留下欧米茄,那是由于经济危机时,欧米茄的挂钟现已滞销,为了掩盖这一现象,欧米茄总部要求各地的经销商超量订货他们的挂钟。尽管这些超量订货的挂钟都呆在了库房,可是在市场上形成却了一种虚伪昌盛,普罗群众以为欧米茄挂钟出售杰出,没有堕入危机,从而进步了欧米茄品牌形象。
在海耶克的授意下,浪琴公司被拆分重组。浪琴引以为傲的机芯研制出产部分被剥离出公司,然后援建到了今日的ETA机芯公司用于出产一致机芯给同集团的其他品牌,而剩余的仅仅是规划运营部分。浪琴由此成为了空壳公司,失去了机芯研制出产才能。

选用大板陀的欧米茄
而欧米茄尽管没有被名义上降级,当实践上却仍是呈现了质量下降。干流表款所搭载的机芯换成了俗称为“大板陀”的Cal.1000系列或者是集团ETA机芯。
同期的劳力士却在此刻步步为营,机芯完成了从Cal.1570到Cal.3035,再到Cal.3135的三代晋级。为了进步品牌美誉度,品牌还在全世界开直营服务中心,以近乎本钱乃至赔本的价格供给高质量的售后。

劳力士石英表Ref.55100
为什么面临相同的作业危机,劳力士不只没有堕入困局,反而能活得更好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要,劳力士的规划在石英危机前比欧米茄小,不只遭到的冲击更小,并且“船小好掉头”。1970年巴塞尔展览会上,劳力士推出了Ref.5100,乃品牌榜首款石英表,也是榜首款装备蓝宝石表镜的产品。初期这款Ref.5100运用的Beta 21机芯,然后欧米茄根据Beta 21改进了电路板,下降了厚度,推出Beta22机芯。其时,劳力士自己不能出产,所以还向欧米茄收购了650枚。
然后,劳力士的财政压力相对欧米茄小许多。欧米茄早在30时代经济大惨淡时期,天梭与欧米茄就签订了协议,成立了合伙公司SSIH。而SSIH为了扩大出产,采纳的是“借款”形式,在石英危机时,其身负30多家银行的巨额债款。而银行为了资金安全,总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不断给欧米茄压力。
今日,不少的表友以为日本Seiko研制的石英表是打败瑞士手表的直接原因,但实践上欧米茄等许多的挂钟品牌堕入困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汇率动摇,瑞郎大幅增值,导致出口受挫,价格优势不如日本”。从1970到1979年,瑞郎增值了60%+。劳力士的创始人Hans Wilsdorf和榜首任妻子并没有孩子,在其妻子逝世今后,他就在1945年汉斯威尔斯多夫基金会,将劳力士品牌悉数的股权划归旗下,部分收入用于慈善事业。而劳力士是其时仅有一家在近15个国家具有子公司的瑞士挂钟品牌,这让他们能够躲避并更好地处理钱银动摇。
其次,劳力士的高管在公司未来决议计划上比欧米茄更有“预见性”。在汉斯威尔斯多夫基金会的管控下,劳力士品牌选用的是作业经理人准则。Hans Wilsdorf逝世今后,接棒的是Andre Heiniger。而Andre Heiniger是其时为数不多坚持以为传统机械表会留存下来并走向昌盛的有识之士,在他的干与下,劳力士尽管也触及了石英表的制造出产,但重心仍是在机械表。而欧米茄在石英危机时,由于债款的原因,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为了利益最大化,不只在财政上彼此拆台,并且干与办理。给欧米茄空降了不少监管人员,终究导致了欧米茄失去了许多时机。
能够说,从1970年开端,欧米茄品牌的影响力直线下降,而劳力士凭仗步步为营完成了逆袭。

Biver
欧米茄尽管在石英危机中下跌神坛,但并不是没有时机从头登顶。
遇到这样的状况,欧米茄肯定是不甘心的。在Swatch总裁海耶克Hayek带领下,品牌开端从泥潭中走出来。Hayek录用Biver为Omega的世界营销总监,多年来,欧米茄的营销主题很单一,便是为NASA供给过超霸登月表。Biver决议拓宽,他招募超级名模Cindy Crawford、宣扬007邦德佩带欧米茄手表。Biver团队的Omega营销作业有用,在Biver掌舵七年后,该品牌的收入增长了近三倍。

搭载同轴擒纵的劳力士
面临劳力士的压力,欧米茄还下了一个巨大的赌注,那便是“同轴擒纵”。这一全新规划的擒纵能够削减冲突,进步手表走时精度和保养间隔时刻。80时代,这项技能的发明人George Daniels现已找过劳力士推销,想要工业化出产,仅仅都没有协作成功罢了。据记载,劳力士的工程师很高傲,让Daniels等了17分钟,这让他感觉不爽。而终究George Daniels和欧米茄达成了协作协议,并于1999年推出了搭载同轴擒纵的量产版。
尽管同轴技能从理论到实践、从试验到量产的过程中呈现了“偷停”风云,可是欧米茄仍是咬牙抗了下来,历经2次大换代、4次小换代,现已有用解决问题,并使其成为了品牌标志性的元素。

Andre Heiniger、Hans Wilsdorf、Patrick Heiniger
劳力士尽管以“慎重”著称,但并不代表其不会犯错误。
劳力士曾在1970年购买了豪雅公司价值150万的不记名股票,后来由于豪雅的破产而打了水漂。而在2008年,乃至有媒体曝出劳力士因美国麦道夫的庞氏圈套而丢失9亿美金的音讯。尽管劳力士官方稀有性地发布邮件弄清其并没有被欺诈,但时任首席执行官CEO的Patrick Heiniger忽然离任仍是让我们深表置疑,究竟Patrick Heiniger和他的父亲老Heiniger把控劳力士公司近半个世纪......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久的王者,挂钟作业也相同。所以Omega欧米茄的首席执行官Raynald Aeschlimann面临“ 怎样样才能使欧米茄品牌站上作业老迈的方位呢”?这个问题时,给出的答案是“时刻”。
劳力士和欧米茄都知道,没有谁能够从一开端就笑到最后。作为瑞士制表业最大的两个品牌,他们之间的比赛既不止于某一款表,也不局限于一时。

1970年前,欧米茄更强;1970年后,劳力士异军突起。
中国大陆从1978年才改革开放,而真实的购表热潮则始于千禧年后。在国内,关于欧米茄鼎盛时期的表款和著作,能够说是比较罕见。不过欧米茄品牌手表,不论在国内仍是海外,都具有着大批爱好者。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者还想要更多好看的手表推荐,记得在网页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哟。感谢观看!
往期精彩回顾